资讯 | 2017年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状况2

时间:2018-04-26 10:04:31

来源:12360海关热线

 

接上文

——组织开展中美海关知识产权联合执法行动。

中国海关与美国海关合作开展了两次各为期一个月的联合执法行动,重点监控通过快件、海运渠道往来美国的侵权消费类电子产品、汽车零配件、食品药品、运动服饰以及通过邮递渠道寄自(往)美国的侵权商品。广州海关通过风险分析在跨境电商渠道查获寄往美国侵权邮包615批次,涉及商品主要为服装鞋帽、箱包及皮革制品。上海、黄埔、宁波、深圳、厦门等海关在行动期间也查获了数量较多的来往美国的侵权货物。

——深入推进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专项治理。

以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健康发展为目标,持续推进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专项治理,加强打击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侵权假冒行为。中国海关积极探索跨境电子商务长效治理机制,杭州海关与阿里巴巴集团建立了“信息共享、线索互通、联合打击”的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常态化协作机制并向其通报侵权线索,后者从中比对查实并关闭侵权店铺37家,双方合作通报的侵权刑事犯罪线索均已进入刑事程序。广州海关与电商平台密切合作,查获互联网领域侵权邮包632批次,查获涉嫌侵权货物6197件。厦门、大连、济南、拱北、哈尔滨、重庆、郑州等海关也查获大量侵权货物。

——开展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行动。

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良好投资环境,进一步促进外资增长、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严厉打击侵犯外资企业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会同商务部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行动方案》,自2017年9月至12月,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集中整治行动。行动期间,全国海关供查获进出口侵犯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货物案件9306批次,涉及侵权货物586万件,案值3586万元人民币

——执法透明度持续提升。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权责事项对外公布,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权力边界进一步明晰;案件处罚信息百分之百网上公开,对侵权违法行为的威慑力不断增强;与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有效对接,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18年国际知识产权指数报告》中,对中国海关知识产权执法透明度给予了满分评价。

社会各方面对海关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全国海关有五个集体、两位个人被评为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三、促进创新

中国海关坚持依法治理和促进创新相结合,保护知识产权和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并重,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积极推进“出口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塑计划”,助推我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转变、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开展出口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龙腾”专项行动。

全国海关将开展“龙腾”行动作为实施培塑计划的重点内容和主要抓手,广泛发动、多措并举,取得良好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行动期间共新增自主知识产权备案1400余项,78家企业新增专业维权人员约200人、维权资金1157万余元,企业维权内生动力增长明显。各地海关加强与“龙腾”行动重点企业的沟通配合,行动期间共扣留并立案调查涉嫌侵犯自主知识产权案件253起,涉及货物数量311万余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7400余万元。企业普遍反映海外市场得到显著净化,市场占有率明显回升。

——促进行业自律管理。

积极推进与有关行业协会的合作,帮助行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海关总署指导电动平衡车行业建立专利授权许可机制,帮助行业规范发展,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华商标协会、中国半导体协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中国制笔协会等行业协会组织在信息交流、人员培训、制度建设、行业维权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拱北海关主动对接珠海打印耗材协会、中国中山(灯饰)快速维权中心等地方行业协会,南京海关与江苏省进出口商会、广州海关与地方珠宝厂商会紧密合作,引导和规范行业内企业健康发展。

——企业维权成本持续降低。

延续暂停收取备案费政策,全年新增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9200余项,在前一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又有所增长,全年免收备案费近800万元人民币。拱北海关协调横琴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为重点培塑企业提供第三方担保服务,上海海关创新加工贸易出口货物专利纠纷担保放行方式;广州海关设立南沙自贸试验区“办案中心”,建立自贸区快速维权机制,提高维权效率,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四、执法协作

中国海关积极参与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综合治理,注重与相关执法部门开展协作,着力推进区域海关执法合作,有效形成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合力。

——加强“两法衔接”。

继续推动海关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加大案件移送的督办力度。各地海关认真按照海关总署的要求,积极开展与当地公安机关的执法协作。南京海关与江苏省公安厅举办知识产权两法衔接研讨会,青岛海关与公安机关形成会议纪要,进一步加强执法合作;杭州海关对某侵权运动鞋邮包开展溯源调查并及时通报公安机关,侦破近亿元大案;广州海关利用大数据准确锁定侵权邮包,为公安机关开展“云端”行动提供支持,破获跨国大案。

——注重综合治理。

海关与商务、工商、专利、版权等部门的协作全面开展。呼和浩特、满洲里、拉萨、成都等海关与当地工商、专利、版权等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哈尔滨、长沙等海关与地方知识产权局建立联合打击进出口环节专利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工作制度;重庆、西安、乌鲁木齐等海关积极参与地方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协作机制,在信息共享、个案协作、联动执法等方面密切合作;中西部十省区海关、商务、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丝路清风”专项行动,取得良好成效。

——深化区域海关执法协作。

各地海关以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为契机,强化信息交流、情报共享和案件协查,防范侵权假冒货物口岸漂移。北京、天津、石家庄海关依托京津冀海关区域执法合作机制,针对重点商品联合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等海关着力构筑长三角海关知识产权立体执法网络,开展通关一体化联合风险监控;广东分署牵头珠三角区域海关整合执法资源,提高打击效能;福州、厦门海关联合举办福建省内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执法交流会,推动省内海关知识产权执法统一性建设。

五、能力建设

中国海关高度重视自身能力建设,积极开展执法培训和交流,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探索完善知识产权科技手段应用,夯实知识产权执法基础。

——加强执法培训。

海关总署组织召开“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现场经验交流推进会”,分享先进经验、规范执法行为、统一执法标准,提升执法水平。各地海关纷纷通过案例研讨、法规解读、真伪鉴别培训、模拟法庭、座谈交流等方式,着力提高一线执法关员知识产权执法素质和能力。